两位高管给予了热烈的欢迎。
“关于庆和酒厂的报告,我们都仔细的做了研究和分析,整体而言,应该说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品牌。
在产能、市场覆盖率、品牌知名度方面,有亮点,但也有不足,我们这么说,您同意吗?”
相当中肯而准确的评价。
胡宇良点了点头,喜忧参半。
不过很快,他的心头就被一片乌云笼罩,忽然有点血压飙升。
“我们除了向你们派出考察团之外,还向另外一家酒厂同样派出了考察团,至于名字,就不便透露了。”
!!!
见惯了大场面的胡适雨也有点乱了。
这话的意思,到底是要说再见,还是说欢迎?
更为重要的是,对方有两手准备,而自己的庆和酒厂,却有点孤注一掷。
真是措手不及……
“整体而言,对方的情况与你们差别不算太大,只不过在品牌的打造上,没有你们有速度。”
说的好像都是车轱辘话,但是哪一句又都特别重要。
“经过我们的集体研究,我们想与贵公司做进一步细致的了解,不知道您的意见是什么。”
还没等胡宇良想好措辞,对方连续的话让他欲言又止。
“我们必须要声明一点,进一步的细致了解,并不代表最终的结果,上一次是大概的评估,但是具体的情况,需要印证。”
胡宇良点点头。
这意思,是有戏。
但是前面的话,铺垫的相当到位:如果谈不拢,我们还有另一个选择方案。
果然是有备无患。
“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和各位交流,我们庆和酒厂的历史很悠久,现在也在快速发展,
虽然不能与贵集团相比,但是至少一直在走上坡路,去年一年,我们的销售额翻了一番,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潜力。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这次合作,我相信庆和酒厂的未来也一定会很好。”
胡宇良表情自然的答道。
不是只有你们有第二套方案,难道我们自己就过不好吗?
你有大刀,我也没空手。
“当然,如果能够与贵公司合作,形成合力,那么这种发展速度就会更快,庆和酒厂的规模和品牌也都会大幅提高。”
“我对进一步了解表示同意。但是具体形式和方案,我觉得需要商量商量。”
聊斋唱完了,研究研究怎么张嘴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