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了!
始皇收敛了笑意,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起来。
他缓缓地说道:“吾儿,你要明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叶迟此计,虽有些狠辣,但却能一举解决当前之困局!!”扶苏心中震动,只闻那锦囊之中,叶迟所献二策,其一便是针对焚书之事!!
他言辞犀利,直指淳于越等儒生之过,细数其多条罪状,令人触目惊心!!!
“淳于越者,儒林之败类,朝廷之蠹虫也!!”
“自诩为读书明理之人,实则心怀叵测,不知君恩,不识大体!”
“彼等获罪数条,皆如下:
一曰“伪”!
淳于越等儒生,表面道貌岸然,自诩为君子,实则虚伪至极,他们口中仁义道德,背地里却行小人之事,言行不一,为人所不齿。
如淳于越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为国为民,然而私下却收受贿赂,中饱私囊,其虚伪之面可见一斑。
二曰“贪”!
这些儒生,虽身处清贫之地,却心怀贪婪之念,他们府中陈设豪华,生活奢靡无度,与清廉之相去甚远。
如淳于越之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府中珍宝无数,侍女成群,其贪婪之状令人咋舌!
三曰“嗔”!
儒生们自视甚高,稍有不顺,便心怀怨恨,他们对于陛下之政,稍有不满,便聚众闹事,诋毁朝廷,其嗔怒之心可见一斑。
如焚书之事,他们不顾大局,只为一己之私,便公然抗议,扰乱朝纲!!
四曰“欲”!
儒生们欲望无穷,总想掌控一切,他们不仅想要掌控学术,还想要干预朝政,其野心勃勃,令人不安。
如淳于越之徒,竟于陛下邀李斯共膳之际,无礼跳梁,指责陛下。
彼狂言不惭,声称陛下为皇帝,尚需儒家教诲之言!
此等儒生,其欲壑实难填也!!!”
“此外,淳于越、叔孙通等众儒生还有诸多罪状,罄竹难书,皆为人所不齿。
其一,不知君恩!!
彼等受陛下厚禄,却不思报效朝廷,反以怨报德,对陛下之决策横加指责,此等行径,实乃狼心狗肺之徒所为。
其二,不忠不义!!
彼等身为臣子,却不忠于职守,不义于同僚,只顾一己之私,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此等小人,岂能容于朝堂之上?
其三,不仁不孝!!
彼等口称仁义道德,实则无半点仁爱之心,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对陛下朝堂百般不敬孝,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
其四,不智不信!!
彼等自诩为智者,实则愚昧无知,对陛下之决策妄加评议,信口雌黄,又无半点信义可言,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此等之人,岂能令人信服?
其五,不勇不直!!
彼等遇事畏缩不前,无半点勇气可言,又心术不正,行事诡秘,不直言其意,暗中使坏,此等小人行径,令人鄙视不已。
细数淳于越等人之罪状,无不令人发指!
彼等身为儒者,不思报效国家,辅佐君王,教化百姓,传承文化之重任,反而以权谋私,贪图享乐,扰乱朝纲,败坏朝风为能事。
此等腐儒若继续留任朝中,必将贻害无穷!
故,依律,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始皇览毕其罪,冷笑连连,道:“好一个淳于越!好一个腐儒!”
“朕,原本也以为他们读书明理,虽迂腐不堪,亦能为国家所用,却不料,竟是如此狼心狗肺之徒!”
“叶迟此计,正中朕怀!哈哈哈哈……!”
始皇笑声,回荡于宫中,透出一股难以言表的畅快与得意!
彼深知,依叶迟之锦囊妙计,淳于越等辈将永无翻身之日!
此非仅对淳于越等之惩罚,更乃对整个儒家之严正警告!!
他欲使天下人皆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此乃大秦铁律,无人,可违!!
扶苏闻言,心中一颤,他知道父皇已然动了真怒。
这场风波恐怕难以善了了!
而在叶迟的锦囊中,除却前述之策,叶迟尚有第二策,即为科举取仕。
其言:
“陛下恩威四方,当使英才辈出,共佐大秦!”
“吾建议,设立科举之制,不分贵贱,唯才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