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主意。
“不管心怡厅是朕有意让给勤王殿下去住,还是他一心所向的目标,朕都希望丞相大人能放下曾经对他的成见,给他进入朝堂之上的机会。凭皇兄的能力,定能助我一臂之力。”
齐言不想与张己细说它的含义,只想缩小勤王和众臣间的距离,化干戈为玉帛。
“臣并非有意排斥勤王殿下进宫住到心怡厅中,不过,他若无明显功勋战绩,您就将那么大一处院落给他去用,不怕引起周围人的诟病和猜疑吗?”
张己不能因皇上的私欲,在此事上退步,继续追问下去。
“朕不会白白将心怡厅交给他住,已与静慈庵来往半年之久,觉得时机正日渐成熟,将勤王殿下如此能力非凡的人留在宫外生活,太过于浪费!朕广招贤纳士,希望齐国的根基更加稳固,因此看重皇兄办事的才干,当请他进宫,与我并肩作战。他要住入心怡厅内,需以静慈庵的红姻楼和朕做交换。朕决定拿下他的红姻楼,和对此事做出贡献的方嫔娘娘搬到那里住,可以很好地了解控制皇兄属地的特征,也能打通皇宫与静慈庵中两地人员的往来关系。”
齐言向面前的众臣解释清楚它的利弊,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应该把勤王殿下接回宫里,住进心怡厅,有所作为。
“听皇上这么一说,臣可窥其真相一二。既然它关乎皇宫和静慈庵两地的长远利益,那么自该依从圣意,早早对勤王殿下做好入宫的安排。”
张己明白,齐宣不是空着手进宫住入心怡厅的目的后,心里悬起的那根弦,算放松下来。
“丞相认为,皇兄进宫后,可否立即上朝议事?”
齐言欲知道他的计划。
“初来乍到,十年风云已过,臣怕勤王殿下刚住入心怡厅内,会混淆不清,出现差错。不如这样吧!皇上。您以一个月之期为限,等安排好心怡厅和红姻楼交换的事宜,彼此都搬进去安定下来,给他适应及缓和的空间。朝堂之事,关乎江山社稷,岂能容勤王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就在玉霄殿里与百官运畴帷幄于它的涡流之中呢?我认为,他住进心怡厅的首要职责,当以长春宫的高太后为重心,时时刻刻陪伴于她的左右,弥补多年来他居住宫外,交通不便造成的对高太后的疏远。同时,他在静慈庵的全部势力,必须以朝廷方面为根本,不可忤逆犯上,否则天理不容。勤王若能通过这一个月的考验期,我首当其冲助他上朝,共同议事。”
张己侃侃而谈,令朝堂中众臣纷纷议论起来。刚才还空旷冷静的玉霄殿内,顿时像炸开锅一样,变得热闹极了!
“丞相所言极是!众位爱卿,谁还有异议要提?”
皇上听张己说得头头是道,忙点头示意,其它官员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出更多的意见。
“皇上,丞相已说出大家的心声!您当立即先将勤王殿下安顿在心怡厅内,照顾好高太后的饮食起居。待一个月之期到时,自会开陈布公,给我们明确的说法。至于皇宫与静慈庵两地积蓄已久的矛盾,臣希望它因勤王殿下进宫一举,会逐渐减弱消失。”
佐相张文,乃丞相张己的亲弟弟,见皇上似乎还犹豫不决时,忙开口将它补充完整,给哥哥张己一个台阶下,也让众臣重新审视勤王的立场。
“那好吧!皇兄离宫多年,今突然回宫来住,应该给你们些考虑的时间,就以他搬入心怡厅内满一个月为期,他若成功留下,自该在玉霄殿有一席之地。”
齐言觉时间已到4点钟,所议之事,初见端倪,便赞同丞相的提议,决定就此收场。
“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百官举手内玉笏,异口同声地呼皇上英明。
随后下朝,百官退出玉霄殿内,皇上进入霄珠厅中,看到坐在面前的哥哥齐宣,事不宜迟,当立即带他到心怡厅里。
“皇兄今日随方嫔娘娘进宫,是朕的意思。你在母后本月入静慈庵之际,因忙于虚空寺一行,耽误她无法与你沟通红姻楼的事。可它事关重大,不能再拖延下去,你能理解我的心情便好,现就随朕一起坐车前往心怡厅中,完成皇宫与静慈庵间互通往来的两全其美之意。”
齐言一语中的,令勤王殿下不敢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