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瑜回到家中之后,又投入了店铺的忙碌之中,下半年正是亲事多的时候。来她们家定绣品的人如今也越来越多了。
加上他们的香囊和药枕这类产品用着确实有些功效,那松山县的学生口口相传,也给她们传出些名声来。
锦绣阁也从他们这边定了这些绣品,大家的合作倒是很愉快。
等浮光绣坊慢慢站稳了脚跟,顾小瑜和季小妹合计着再招上两个人来,将他们的出货速度提上来。
大虞建永十二年初的时候,季小妹一家也在顾小瑜家附近买了一座宅子。
顾小瑜家本来想换个大宅子的,但是想着如今这几年他们兄弟俩都没有在家,便先又买了2间铺子,这样也能给家里增添些收入。
“三嫂,咱们铺子如今还要招两个绣娘,我可以让我小姑子来吗?就跟咱们正常招绣娘的价格。”
张小妹跟她相公两人没有父母帮衬,在白云镇也有些不容易。如今张小妹的相公要去衙门做捕快了,他们一家子来了松山县,正好张母可以替张小妹看看孩子。
所以季小妹想让张小妹一块过来,不然夫妻俩两地分居也不是办法。而妹夫的这个捕快名额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要他不去也不成。
“嗯,你小姑子的绣技也是很不错的,她愿意来,便来吧。反正咱们都要招人,自己人也放心些。”
今年来浮光绣坊做活计的绣娘是张小妹和周琴雅两人。
周琴雅回来顾小瑜也是很惊讶的。
二月初她跟着周旭一块去的松山县。
“爹,我想去季伯母的绣坊做事。
”小雅,你如今在绣月坊不是做得好好的吗?还能跟你的小姐妹在一块。”
周琴雅也知道自己很任性,但是这么多年,她的心里就一首惦记着这事,如今这么多年了她还是放不开来。
“爹,您瞧我在季伯母手下做事,你不是更放心吗?而且等我得空了,我便回来。再说您每年送学生去考试,都去几趟松山县呢。咱们也不怕见不着面。”
周旭看着这唯一的孩子,心里叹了口气。
“罢了,你要去你季伯母的铺子也行,到时候你可别仗着咱们两家人的交情偷懒。”
周琴雅抱住周旭的手摇晃地笑着道:“爹,你女儿我是那种人吗?我勤快着呢。”
他们去松山县那日,康妮也来送了,一是送送季佑源而是送送周琴雅。
这么多年的姐妹,周琴雅的心思她也懂,“小雅,你去了我三婶婶那边,便自己照顾好自己,得空了回来瞧瞧我。”
周琴雅看了康妮,有些不舍,她其实想凑康妮跟自己一块去的,但是她也知道康妮不如自己这般。
顾小瑜看着周琴雅来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她的刺绣还是自己教的呢。
周旭见周琴雅在绣坊这边安定下来后,便去陪着今年准备参加考试的孩子了。
季大嫂怀疑去自己去年陪着季佑彬,让他单独在外边温习,影响了他发挥。今年季佑彬和季佑礼兄弟俩都去参加考试了,所以她便不敢跟着去了。让他们跟着同窗们一块会好些。
今年季氏学堂去参加考试的学生比较多,所以今年来了2个夫子陪同。
今年参加的人多,成绩也比去年好。
考上童生的就有4个,考上秀才的还是只有1个,名次一般。
但这个也是一种进步,季夫子今年满意多了。
杨修文也考上童生了,姜如意瞧着回来的杨秀文,心里压抑着这么多年的委屈,也终于有了些安慰。
杨修武看着激动的姜如意,也跟着道:“娘,我以后也会考上的。”
季佑源今年21岁了,苦读了这么多年,终于考上秀才了,虽然名次一般,但是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了。
季家人都很高兴,因为今年季佑源考上了秀才,季佑礼考上童生。
没错,季佑彬还是没考上。
季大嫂本想骂他一顿,但是想着去考试的三兄弟,就他一个人没考上,本来就够可怜了,也不忍心骂他了。
季佑礼虽然只考上了童生,但是他今年才13岁啊。
虽然名次没有当初季佑安这么好,但是众人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些许季佑安的影子,这也很振奋人心啊!
季大嫂更是觉得要重点培养他。
杨父去年8月份去世了,季大哥也离开了杨家的商行。
季大嫂今年8月份出孝,因着季大嫂戴孝的缘故,所以季佑礼今年考上了童生也没有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