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眉头舒展开来,语气缓和了许多,“那就放心吧,他的技术在全县都是数一数二的。不过术后护理也很重要,可得好好照顾。”
刘秋莲站在窗边,看着周三婶母子俩脸上闪过的惊喜神色,心里一阵发酸。
穷人家的日子,就像是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
诊室里的气氛渐渐缓和,老爷子等针灸完毕,执意要去医院看林大海。
他摆摆手,制止了几个孙子想要搀扶的动作,自己撑着拐杖站了起来。
寒风呼啸的街道上,几个人缓缓前行。
林守平忽然把林守信拉到一旁的橱窗下,压低声音问道:“还差多少钱?”
路灯的光线透过橱窗玻璃,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林守义犹豫了一下,低声答道:“六十多。”
林守平二话不说,从羊皮腰包里掏出八十块钱递了过去。
钱是新的,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淡淡的青色。
林守义接过钱,眼圈瞬间红了:
“哥”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等我去煤窑挑煤,一定还你。”
这声“哥”叫得林守平心头一颤。
从小到大,这个堂弟都对他避之不及,如今却主动认亲,这让他百感交集。
他看着弟弟削瘦的背影,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中医院的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更加浓郁。
病房里,林大海躺在白色的病床上,脸色蜡黄,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刘秋莲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将窗帘往中间拉了拉,细心调整着光线的角度。
“三叔,您躺着别动。”她转身看向病床上的人,声音轻柔。
病床上的林大海比之前又消瘦了几分,蜡黄的脸色映衬着凹陷的双颊,让人不忍直视。
他微微动了动干裂的嘴唇,目光在床边站着的几个侄子身上逐一扫过,虚弱地开口:
“你们也来了。”
林守平快步上前,压抑着内心的酸楚,故作轻松地说:
“三叔,您安心养病,医药费的事不用操心。这段时间我们做了些小买卖,手头有些积蓄。”
“好好”林大海的眼眶渐渐湿润,声音哽咽,“老幺懂事了,三叔心里”
“三叔,您别说这些。”林守平有些局促地打断他的话,转头掩饰着自己发红的眼角。
记忆中那个总是背着他满村子跑的三叔,如今却虚弱得连说话都费力。
老爷子轻咳一声,环顾四周:“让三儿好好休息,我们先出去说话。”
众人依言退出病房,在走廊上三三两两地站着。
周三婶拽住老爷子的衣袖,眼圈微红:“爹,大海还得住几天院,让他们跟您回去干活,我留下照顾他就成。”
老爷子摸索着从褪色的布兜里掏出一把皱巴巴的票子,硬塞到周三婶手里:
“拿着买点补品。”
“爹,上次的钱都还没”周三婶的话哽在喉咙里,说不下去了。
“自家人说这些做甚!”
老爷子瞪了她一眼,苍老的面容上满是不悦,“人在就好,钱的事慢慢来。”
林守平和刘秋莲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走廊尽头传来护士推药车的声响,消毒水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
“走,咱们去趟仁济堂。”林守平招呼大家往外走。
仁济堂里,王韬正埋头配药,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连忙放下手中的砝码。
木质柜台上各色药材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充斥着整个药房。
“王医生,麻烦您帮忙问问,这钢筋票哪家收。”刘秋莲从挎包里取出票子,递了过去。
王韬接过票子,对着光仔细端详了一会儿:
“票先放我这儿,我帮你们打听打听。对了,听说邮局最近要处理一批自行车,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真的?”
林守平眼前一亮,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欣喜,“凤凰牌最适合我们乡下人用了。”
从仁济堂出来,一行人沿着石板路往回走。林守信时不时用余光打量着林守平,若有所思的样子。
“守信,你老看我做什么?”林守平被看得不自在,下意识摸了摸脸。
林守信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你变了。不光会挣钱了,还知道孝敬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