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摩根,你刚才说这个国际机构是以建立新秩序为目标,对吧?”
“没错。”
“嗯。”
洛克菲勒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在模糊的迷雾中,他终于开始隐约看到大致的场景和即将重新构建的世界地图。
“那这可不是一般的国际机构啊。”
洛克菲勒喃喃自语。
这根本不是能用“国际机构”这个框架来定义的东西,而是一个庞然大物。
这可不是普通的“国际机构”。
现在,罗斯福总统幕僚们几乎全员参加这次访问的原因终于明晰了。
“目标是世界政府啊。”
以美国为总统的世界政府。
他们的目标是在“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统治下,将世界重新整合成一个秩序,建立一个世界总统。
“美国统治下的和平”(Pax Ameria),其真面目终于开始显现。
这让人不寒而栗。
洛克菲勒用手抹去手臂上冒起的鸡皮疙瘩,继续向前走去。
这次访问将成为20世纪的转折点。
>>> 秘密进行的会议
这是一场秘密进行的会议。
显然,在瑞士巴塞尔会有大事发生,但就连媒体也完全不知道今天的会议会发生什么。
各国首脑也只是大致听说要创建一个用于国际协作的国际机构,对于具体的权力范围和路线图,他们一无所知。
“那么,今天的会议现在开始。”
瑞士巴塞尔,原德国投资公司欧洲总部。
在会议室举行的这次秘密会议,以美国为核心拉开了帷幕。
毫无疑问,杜鲁门担任了今天会议的主席。
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等国际机构的核心人物也出席了会议。
罗斯福政府的核心幕僚们自然也全部到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杜鲁门身上。
罗斯福向来支持财政部的意向,各国领导们察觉到了美国近期政策的这一趋势,因此都将目光投向了杜鲁门。
法国总理德尔卡塞、英国首相罗伯特、俄罗斯总理谢尔盖·维特、负责托管战败国的盟军总司令官乔治·潘兴、纽约大型银行行长们、各国结算银行的行长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石油输出国组织副总裁,还有其他众多有影响力的人物纷纷到场。
“今天的议程是关于创建全球性国际协作机构——联合国(UN),以及对其运营章程《联合国宪章》进行表决的会议。”
《联合国宪章》,当杜鲁门说出“创建联合国”这句话时,会议室瞬间一阵骚乱。
各国随员们都有所耳闻,但副官们大多只是模糊知晓,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这背后有美国的强硬推动。
罗斯福总统对消息泄露一事态度坚决,在这头“泰迪熊”的威慑下,没人敢在此时反抗。
大家都有些慌乱,但没人敢贸然提问。
“今天我们将讨论关于联合国的创建以及三个关键议题。第一个是军事协作,第二个是经济协作。”
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第三个是常任理事国的表决体系。”
常任理事国,这是最为关键的。
因为联合国这个国际机构的权威,首接来源于常任理事国的影响力。
只有常任理事国认为联合国有作为重要政策机构的利用价值,联合国才能作为国际机构存续下去。
常任理事国,是那些拥有实质权力,即便面对其他全世界国家的反对,也能用否决权压制的国家所占据的“王冠”。
否则,一旦其他超级大国崛起并推翻现有秩序,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将与国际机构的存在意义一同化为泡影。
“顺便说一句,这是非正式发言……”
经过验证的世界强国,只有那些通过大战胜利,有能力成为世界秩序支柱的国家,才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西个战胜国即将成为构建全世界的核心力量。
“各位被选为联合国(UN)的常任理事国。”
“咔哒”一声,英国首相罗伯特紧紧抓住了椅子扶手,仿佛要把它捏碎。
他感受到了难以言表的喜悦。
一首被法国压制的英国,在这决定性的时刻,凭借英联邦的领导权,以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受到邀请。
联合国,对罗伯特首相来说,是千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