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朝堂之上,局势复杂,他决定试推新法,试图为这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寻得一线生机。
为了能顺利推行新法,他舍弃了京营,绕过五军府,组建一支新军,可做到这一步,不知道跟那些文官清流们妥协了多少东西,想来无非是商业、税收和矿务之类的权益。
这几年李自成掀起的农民造反运动,如同熊熊烈火,一直未能彻底扑灭。好在如今历史轨迹有所改变,崇祯自觉自己也算有些能力,暂时稳住了大明即将倾倒的局势。
但一想到每次满清犯边,李自成、张献忠的反叛就会同时发作,崇祯就觉得心中憋闷。他在心中暗自思忖,要说这两者之间没有关联,那简直是鬼才信。
经过深思熟虑,崇祯这次缓过一口气后,采纳了刘闻言提出的 “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各个击破” 的方略。他下定决心,先平定西南的张献忠,再征讨陕甘的李自成。
之前因为国力有限,朝廷在应对农民起义时,只能采取边剿边抚的策略,不敢下猛药。但这次崇祯铁了心,定要将这些叛乱彻底铲除,不留后患。
等关内平定之后,他便要一举挥师辽东,犁庭扫穴,彻底解决满清的威胁,崇祯心中清楚,这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但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他别无选择。
这种攘外必先安内的操作,若是让谭威知道了,恐怕又得不由自主地想起前世的蒋某人了吧。
不久后,朝廷正式下旨,命令新营南下剿匪,同时让开州都司使谭威协同作战 。
喜欢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