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间自由往来】
【史记:“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西汉文帝初年
刘恒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些措施带来的后果,尽管当时确实让国家繁荣,民间富足。那与之带来的隐患也是很大的。
特别是铸币权,而不是钱实在是不够用,他真的不想放出去。
这个诸侯国有了这个权利,必定会实力大涨,可能他这一代还没有多大问题,但后任的皇帝必定会面临诸侯国叛乱。
天幕上这个武帝不知道是我的第几代后人,从谥号上看,应该是做出了很大的成就,能收回铸币权我也少了一些担忧。
大秦
关于对商人的限制,是朝廷所有官吏的共识,这一点上,倒是没有人再不长眼的上来劝说。
扶苏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悄悄说希望陛下可以稍微减少一两个关卡,毕竟还是需要商人来转运物资的。
嬴政倒是很大方的就同意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嘛,其他人都减负了,商人不减负,还是有些隐患的。
大明洪武八年
朱元璋一个瞪眼,止住了那群想要上前劝说的朝廷众官。
那些对于农民和其他百姓的政策,他都可以答应,唯独对于商人,他绝不会同意。
朱标没有在意他们首接上前拱手说道。
“爹,我……”
“行了,标儿你怎么也说出这种话?商人囤货居奇,倒买倒卖,不事生产,我怎么能放松对他们的管制?”
“爹,你误会了,儿臣认为应该增加商税,从严征收,对于运河沿岸的关卡减少1到2个安排到其他地方。”
朱标清醒地认知到,国家收入是有限的,汉文帝减少了其他税收,但放松了商人的管制,必然商税会极大增加,不然文帝时期一件事也做不了。
而大明对商人采取一种不重视的态度,只在重要的首隶和运河设立关卡。
大明的商税只有三十税一,铜钱如此之少,是不是都被商人囤积起来了?
必须私下里好好和爹说清楚,不能再如此放任商贾了。
(明朝的工商业税很是原始,基本上征收不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