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谢拒了母子俩要留饭的客套话,转头把家回。
回到家时,灶屋里热气扑腾,野菜粥也快好了。
今儿的夕食晚了些,天也黑透了。
原身舍不得花用钱,家里没买灯油,陈宝双便让陈招娣姑嫂把饭各自盛了,就着灶孔里的火光,在灶屋里吃的饭。
明明也没一点油腥,但大头大花几个孩子捧着野菜粥犹如过年似的,小心翼翼的吃得满足至极。
刘秀娥也是大口大口的吸拉着,跟好几日没吃过东西似的。
一时间,灶屋里都是吸吸溜溜的声音。
吃罢了饭,陈招娣手脚麻利的就着锅里的热水把碗筷洗了,又烧了水在锅里,一家子洗脸洗脚用。
天气冷起来,虽不日日洗澡了,但干了活身上灰呼呼的,几个孩子也是玩得脸脏兮兮的,不洗把脸可不行。
等水热的功夫,陈招娣就问陈宝双,“娘,米也舂出来了,咱明儿干啥?做那啥粉了不?”
陈宝双道:“做粉还要等等,明儿我搁家编漏勺,你和二妮上山去摘艾子,顺便摘上一把艾子叶回来,小心些。”
“娘,这也不做腌菜啊,摘艾子做啥?要阴干了放存,再过十来天摘差不多。”
“明儿先摘些,我做些艾油,到时候摆摊要用的。”
眼下近重阳,正是摘艾子的好时候。
艾子是他们梁州一带的叫法,其实就是茱萸。
别处以茱萸入药,他们以食茱萸做菜,肉食不常吃得起不说,一般做腌菜酱菜的,搁些这艾子,吃着便有一股辛辣味,极是开胃下饭的。
陈宝双自然是想念辣椒的,只可惜原身记忆里,这名为大周的朝代,还并没有这玩意,连着玉米红薯土豆这些都是没有的。
好在有这艾子,无辣不欢的她,这两日嘴里都淡得没味了。
且再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