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一生小说网 > 烧饼好吃 > 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梦见白昱程,对如今的邵迟来说不算常见。/x.i~a\o′s?h`u′o\z/h~a+i+.¢c¢o,m^

好像自从两个人在现实里也越来越少有话聊,邵迟能够约对方出来见面的频次从未比读书时见长,反而还像是随着岁月过去越来越低后,渐渐的,梦里也就不常出现生活中罕见的人。

但邵迟以前是会时常梦见他的。

现年二十八的邵老板从没有忘记过十几岁时的自己,当然也从不会忘十几岁的白昱程。

白昱程无端指责邵迟的话有那么多,宣泄起负面情绪来难听的话一抓一大把,却唯有“你跟以前根本不一样”这句,是邵迟打心眼里承认,从未想过要辩解的实话。

他自己的十几岁一塌糊涂,而白昱程的十几岁光环加身,在他眼里简直光芒万丈。

邵迟那时的固定座位是教室最后一排。

那一整排的人都不参与班级里的座位轮换,是“专座”,专门安置像他这样的觉得这个学可上可不上,又还是每天要来学校打个卡的问题学生。

在高中的前半段,邵迟与白昱程几乎没有交集,他独来独往,为人孤僻,连容易自成小群体的”问题学生“中都没有谁敢说与他相熟,甚至在他很不好接近这一点上,问题生们跟好学生们空前达成了一致,都觉得他看着便不好说话,一看就不会和谁真正走近并交心。

他做着班级的边缘人。

而这份“边缘化”追根溯源,是邵迟自己招来的。

邵迟不只是没有一个好的出身,他的原生家庭若非要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必然只有“一塌糊涂”。

父亲很早抛妻弃子,许多年音讯全无,母亲一开始还能扛得住,可生活的重担压在她肩膀,流言蜚语化成的子弹把她的灵魂与血肉都打穿了,很快把她从邵迟最初记忆印象里爱笑的人变成了一个敏感多疑,冲动易怒,让周围亲朋好友都几乎认不出的“陌生人”。

邵迟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放学从来径直回家,不再外面逗留,不参与同龄玩伴的游戏玩耍。

他就想让妈妈高兴点,帮上一点他能够在家里帮的忙。o三?叶{′屋^μ !首¤发·

假如要为此失去和同龄人交际的机会,失去社交能力的培养黄金时段,他觉得这种交换很值得,前者与他的家相比,并不那么重要。

但被生活打穿过的人还是活得太累了。

邵迟在她走的那一天才明白,他的母亲从来没有被修复过,他努的那一点力不足以填平她精神上沟壑一般的裂口,他最多只是一卷努力的透明胶带,靠“亲情”与“责任”酿造出的粘附力将她多拼出了几年。

可胶带会松,粘附力会日复一日地下降。

他不知道怎么救她,于是理所当然要没有爸爸后也没有妈妈。

送走母亲后邵迟的处境一度很尴尬,他已经十好几岁,刚上中学,不再能,也不愿意去轻易融入别人的家庭。

同时也很难被别人的家庭所接受。

“要是当年他爸爸刚走,那会儿就接过来养,可能还好一些。”有亲戚这么说。

“要是xx干脆狠心点。”也有亲戚这么嘀咕,他们小声地交头接耳,“如果选择不要孩子,可能也就不至于这样。”

邵迟都听到了。

他最后住在好心亲戚提供给他的屋子——他以前称之为“家”的那套房早就不属于他跟他母亲。

抛妻弃子走掉的男人还抛下了一屁股债,那套房早在他妈妈还在时就拿去抵押,给人擦屁股还债。

他住别人给的临时住所,是一种不用跟别人家住在一块的新式的“寄人篱下”。

邵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迎来的高中升学。

当周围的同龄人大多在谈论梦想,憧憬大学,背着师长鹰隼一样锐利的目光偷偷谈个早恋,邵迟却好像活得漫无目的,对什么都不太所谓,更没有所谓理想与梦想。

他还记得高一刚分班时班主任让大家写目标,要把每个人的理想大学裁成纸条,贴到一块板子上。

他交了张白纸。

老师把他的白纸打回来,让他重写,于是他又随意提笔,写:【去上斜对面。】

“斜对面”——是隔着一条宽阔新修的大道,修在高中斜对面,且在本地办立已久的一家职业技术学院。¨7~8*x,s\w?.+c,o*m,

它对本地考生有额外优惠政策,属于“交钱就能上”。

可能邵迟在问题学生里也属于较为令人省心的那一批,班主任不愿轻易放弃他,把他叫去办公室,苦口婆心地与他谈话。

“你没有特别想要去的地方,没有很感兴趣的事,没有任何目标吗”班主任尽力地劝,“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目标——很小的也行啊。只要有,它就足够成为你前进的动力,你还这么年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