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一生小说网 > 我为华夏打江山 > 第172章 清官

第172章 清官

“荒谬!简直是荒谬!”锦城最大的粮商钱万贯拍案而起,肥胖的身躯震得黄花梨木椅吱呀作响。_咸.鱼¢墈~书, *哽′辛?最`全+他手中攥着刚抄录的政令文书,绸缎袖口沾上了墨渍也浑然不觉。

端坐主位的原锦城总兵贺明——如今已是新任巴州总兵,他微微一笑:“钱老板何故发怒?免赋税,那是大好事!钱老板家中良田无数,这赋税全免后,可以少缴纳不少税银,为何仍然如此震怒?”

“赋税全免?” 钱万贯冷笑一声:“羊毛出在羊身上!钱某可听说,夏大人为了当上巴州节度使,乃是许下了上贡税粮六百万石的豪言壮语!这六百万石税粮从何处来?既然不收百姓的税,自然就要打我等粮商的主意!”

“正是!”另一名大地主刘培德叹道:“久闻夏大人手段通神;除非他真的能凭空变出六百万石粮食,否则这巨大的空缺,还不是落在了我等纳粮大户头上!贺大人,你可要为我等做主,劝劝夏大人吧!”

“二位老板消息灵通,贺某佩服!”贺明摇了摇头,叹道:“贺某虽然升了官,但是朝廷升的官,并非是夏大人的官。夏大人的裁军令,遣散府兵,让贺某空有总兵之职,手下却没有半个兵,成了虚职,哪里有在夏大人面前进言的机会。”

“不过,依贺某看,诸位也不必紧张。¨x~x,s/w!k_.¨c¨o·m!夏大人做事向来讲究有理有据,讲究团结战线、团结所有阵营,只要诸位配合,应该不会将六百万石税粮的缺口,强压在诸位头上。”

“况且,贺某还听说,巴南郡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获丰收。连水稻都是一田连种两季。更不用提那些亩产三十石的仙种!”他压低声音,“贺某听夏大人身边的一名亲信说,那六百万石税粮,仅是巴南郡的收成便绰绰有余,根本无需在其他地方征缴。”

“但愿如此!”钱万贯显然不太相信:“若是无需征缴到我等头上,自然最好;但若是……”说到此处,他目中闪过一丝厉色。

“钱兄稍安勿躁。”官宦世家孙德海捻着山羊胡,眯眼看向向贺明:“贺大人,这废奴令……下官家中可有八十多个家生子,都是祖上积攒下来的。夏大人一句话就要放人,以后还要付给他们工钱!这可乱了朝廷法度啊!”

“朝廷法度?”贺明哈哈大笑,目光扫过堂下十几位乡绅巨贾,声音不疾不徐:“诸位,咱们这位夏大人,连圣旨都敢抗!朝廷几万府兵,说遣散就遣散,尔等还敢拿朝廷法度说事?夏大人的意思很明白,这巴州,他说了算!巴州要变天了。”

他指尖轻叩案几,叹道:“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愿意顺应而变的,夏大人自会给条活路。/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不愿意的……”

贺明没有说下去,只是站起身来:“诸位老友,我等在巴州相识已有多年,贺某劝诸位一句,如今的巴州,宁可得罪皇帝,莫与华夏为敌!请诸位老友想个清楚明白,希望明年今日,我等还能安然无恙在此相聚!”

……

锦城东市口的告示牌前,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几个识字的老秀才轮流念着新政内容,声音因激动而发颤。每当念到“免三年赋税”、“废奴令”等字眼时,人群中就爆发出阵阵欢呼,声浪震得屋檐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

“娘!您听见了吗?”一个瘦骨嶙峋的青年突然跪倒在地,抱着身旁老妇的腿嚎啕大哭,“夏大人说奴婢可以改民籍了!咱们再不用给周老爷当牛做马,咱们可以去华夏农庄当工人!”他破烂的衣领下露出烙印的“周”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目。

老妇人颤抖的手抚过儿子脸上的泪痕,自己却先红了眼眶。她转身对着告示牌重重磕了三个响头,花白的发髻散开,沾满了尘土。“青天大老爷啊……”她哽咽着,干裂的嘴唇哆嗦得说不出完整的话。

市集角落,一群脚夫扔下扁担围成一圈。为首的汉子掏出一枚磨得发亮的铜钱,在青石板上重重一按:“弟兄们!夏大人说了,从今往后咱们每日工钱不得少于三十文!”铜钱在石板上蹦跳两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我王老五今天豁出去,请大伙吃顿好的!”

脚夫们哄笑着将他抛向空中,惊得路过的商贩连忙护住货担。卖炊饼的张老汉趁机掀开蒸笼,雪白的蒸汽腾起三尺高:“炊饼管够!今日不卖,专送穷苦弟兄!”

“张叔,您这是……”一个年轻脚夫接过炊饼,烫得在两手间倒腾。

张老汉抹了把眼角:“咱当年就是交不起税赋,才把闺女卖给了大户人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