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余温尚未散尽,灶房里飘出的淡淡油烟味儿还未彻底消散。-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
张卫东刚扒拉完最后一口饭,院子里就响起了“咣咣咣”的铜锣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打破了四合院黄昏的宁静。
是一大爷易中海那标志性的召集方式。
他这是又想搞什么名堂?
张卫东放下碗筷,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心中那股因打发走贾张氏而升起的舒畅感,瞬间被这不合时宜的锣声冲淡了不少。
院子里的人们,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着,陆陆续续从各家走了出来。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夹杂着小声的议论,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有的端着饭碗,碗里可能还是窝头咸菜,边吃边伸长脖子往院心瞅。
有的则纯粹是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脸上带着探究与期待,显然是想看又有什么新鲜事发生,好给这枯燥的生活添点谈资。
昏黄的唯一的路灯灯光下,人影绰绰,各怀心思。
易中海背着手,站在院子中央那棵老槐树下,清了清嗓子,那张布满褶皱的脸上,此刻却是一派道貌岸然的正气,仿佛整个四合院的道德标杆都由他一人扛起。
他目光如炬般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刚从自家黑漆漆的屋里出来的张卫东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仿佛他说的话就是圣旨。
“卫东啊,你过来。”
张卫东依言走了过去,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已经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他知道,这老东西的“关心”,从来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易中海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长辈的“慈爱”,语气沉痛,带着几分“忧心忡忡”的关切。
“卫东啊,你年纪小,父母又不在了,那笔三百块的抚恤金放在你手里,我们大家伙儿,都不放心啊!”
他的声音在微凉的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感”与“无私奉献”。.萝?拉-小¨说/ -首/发^
院子里顿时安静了不少,只有几声刻意的咳嗽和孩子被捂住嘴的呜咽声。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张卫东,有同情,有怜悯,但更多的是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期待。
刘海中那肥硕的身躯往前凑了凑,腆着将军肚,生怕落后了表现的机会,立刻在一旁帮腔。
声音比易中海大了不止一个八度,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张卫东脸上了。
“对!一大爷说得对!说得太对了!”
“你一个小年轻,毛都没长齐,手里攥着那么多钱,万一被人花言巧语骗了,或者自己不懂事瞎花了,那可怎么好?那可是你爸妈拿命换来的钱!”
“我们这都是为了你好,为你着想!院里就你一个孤儿,我们这些长辈能不替你操心吗?”
他唾沫横飞,一副苦口婆心、忠心耿耿的模样,眼神却时不时像饿狼一样往张卫东身上瞟,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贪婪和算计。
三大爷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用胶布缠了又缠的老花镜,眼珠子在昏暗的光线下滴溜溜乱转。
手指习惯性地捻着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褂子衣角,显然在迅速盘算着这事儿里头,自己能不能捞到点什么油水。
哪怕是帮着说几句话,将来也能在易中海那里讨个人情,或者分一杯羹不是?
他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开口:“卫东啊,一大爷和二大爷说的,都是金玉良言,你可得听进去啊。这钱,确实得有个稳妥的章程。”
张卫东看着眼前这三个“德高望重”的大爷,心中冷笑连连。
这群老禽兽,演得可真像那么回事!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还有一个在旁边敲边鼓,配合得倒是默契无间,不去演戏都屈才了。\j*i?a,n`g\l?i¨y`i*b¨a\.·c`o¨m¢
他面上却不敢流露出半分不敬,反而挤出一个带着几分惶恐与感激的表情,活像一个涉世未深、六神无主的少年。
“谢谢一大爷,谢谢二大爷,也谢谢三大爷关心。”
“我确实年轻,也没经过什么事儿,这笔钱……我,我确实怕管不好,辜负了我爸妈……”
他低着头,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怯懦和无助,肩膀也微微垮了下来。
易中海见张卫东如此“上道”,脸上露出一抹“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仿佛自己真是为了张卫东操碎了心,此刻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