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周围的风景逐渐变得荒凉起来,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丘和大片的田地,偶尔能看到零星的村庄。¨x*s\c_m?s_w·.?c^o·m+
风透过破旧的车窗灌进来,带着些许凉意。“哎,你们说,咱们会被分到哪个生产队?会被分到一起么?”沈红英抱着胳膊,随口问道。“管他哪个生产队呢,反正都一样,日子肯定不好过。”蒋春分虽然这么说,但是面上依旧乐呵呵的。“也不一定。”周淑敏倒是淡定,“听说有些生产队条件还不错,看运气吧。”“希望咱们能被分到一个地方。”沈红英轻声说道。汽车颠簸着继续前行,车厢里的人或小声交谈,或干脆闭目养神。楚墨染倚靠着车厢,并未参与众人的讨论,而是闭目养神。她心念一动,开始动用精神力悄然进入空间。闲来无事,她索性开始整理空间里的物资,将这个年代能派上用场的东西挑拣出来。不整理还不知道,一整理才发现,空间里能用的东西竟然不少!这还得感谢前世的一次意外经历。那时,她在搜寻物资时被几只丧尸围堵,情急之下闯入了一座年代展览馆躲避。馆内收藏了许多七八十年代的物件,她当时觉得有趣,顺手收进空间不少东西。+m_i!j+i~a_s~h,e`._c+o!m/现在看来,那次的随手一捞竟成了如今的“救命稻草”。她先后翻出了一些自行车、收音机和手表什么的,还有一些当年流行的衣物和鞋子。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都算是紧俏货,拿出去绝对能换不少钱。最让她惊喜的是,她竟然还找到了一叠完整的纸币和各种票据。其中,有几张崭新的大团结,还有一沓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布票等等。不过她仔细翻看了一下,发现其中有些纸币和票据的印刷日期稍晚,现在拿出去肯定不合适,只能再等几年再用。挑拣了一番,她最终挑选出五张大团结、五张十斤的全国粮票、五张十斤的宣州省地方粮票、以及一些零碎的票据,足够她在这里应付一段时间了。整理好所有能用的东西,楚墨染的心是彻底放下了。有了这些东西,她在这里自然不会过得太差。由于司机途中还有采购任务,汽车时不时停下,导致行程比预期更长。一路颠簸了四个多小时,汽车终于抵达了县城。刚一下车,大家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于福来便笑着挥手送走汽车司机。¨x^i¢a!o~s^h\u/o_c-h+i·..c\o\m^随后带着他们去了知青办的食堂,买了些馒头和咸菜分给大家充饥。虽说伙食简单,但经历了长途跋涉,大家都早已饥肠辘辘,顾不上挑剔,纷纷拿起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稍作休息后,公社的拖拉机也到了。众人重新提起行李,爬上拖拉机,继续向红旗公社进发。不过,相较于之前的汽车,这趟拖拉机之旅显然更加折腾人。 原本乡里的道路就坑洼不平,加上拖拉机的减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一次颠簸都让人五脏六腑翻江倒海。而更要命的是,拖拉机没有棚子,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尘土呼啸而过,吹得人睁不开眼睛。随着时间推移,小知青们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强忍着不适,可还是有几个人捂着肚子,面色惨白。楚墨染也有些不舒服,不过倒没有别人那么明显。等终于抵达红旗公社时,几个知青一下车,便蹲在路边干呕起来,脸上尽是苍白。然而,于福来显然对这种情况早已司空见惯,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带着剩下的知青往公社大院走去。公社大院里,此时已经站着四个人,见到于福来后,他们纷纷迎上来打招呼:“于干事,回来了?”“回来了。”于福来也笑着应道。随即转身向身后的知青们介绍,“这几位是张塘村、李家湾村、高庄子村和小岗村的大队长,等会儿我给你们分好队,你们就跟着各自的大队长回村。”这批知青一共25人,按照计划,每个村应分配6人,但最终高庄子村却多分了一个人。高庄子村的大队长高庆祥听到分配结果,皱眉道:“于干事,怎么这次我们村又多一个人?之前不是说好分六个吗?怎么又多了?”于福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地安抚道:“高大哥,这事没办法,上头怎么安排,咱们就得怎么接。再说了,高庄子村地最多,额外多个人也是合理的。”“可我们知青宿舍早就住不开了,六个人都已经挤得不行,七个人根本没地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