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新闻理念,一定会很有趣。”
杜鲁门嘴角上扬。
查尔斯·道终于明白杜鲁门的意思,眼眶渐渐湿润。
“摩根先生……你真是……”
查尔斯·道的泪水一滴一滴落在桌上。
他从西装口袋里掏出手帕,擦去眼泪。
“你是个混蛋。”
“哈哈,这话我听多了。”
杜鲁门往玻璃杯里倒了可乐,推到查尔斯·道面前。
“其实,我只是想听您对新闻理念的真心想法。
在华尔街这个权谋术数横行的丛林里,
您是否拥有坚定不移的新闻理念。
很抱歉刚才的试探。”
“没关系。我也借此认清了自己对新闻理念的渴望有多深。
谢谢你。而且……”
查尔斯·道拿出钢笔,拿起收购提议书。
“我认为《华尔街日报》应该由像摩根先生这样理解新闻理念的人拥有。”
他用墨水在收购提议书的收购金额上划了两条粗线,然后在上下两端又重新写上一个小金额。
——1美元。
“……!!!”
“我以1美元的价格把《华尔街日报》转让给您。
如果您拒绝,我会认为这是对我新闻理念的侮辱。”
虽然语气像是威胁,但查尔斯·道嘴角却微微上扬。
杜鲁门一脸茫然地接过收购提议书。
“嗯,杜鲁门有点震惊,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不过这个收购提议……我接受了。
查尔斯·道发行人先生。”
“……!!!”
“哈哈,今后《华尔街日报》就劳您多费心了。”
“该说谢谢的人是我。”
查尔斯·道神情轻松地与杜鲁门握手。
看来我们亲爱的查尔斯·道先生己经开始畅想光明的未来了……
“话说,我们还没谈年薪呢?”
顺便一提,我们还有股票期权这种资本主义精髓般的激励选项。
欢迎加入“打工2号机”行列。
“可别被金钱的浪潮淹没了。”
杜鲁门暗自露出笑容。
1美元获得了纽约华尔街的新闻理念。
>>> 后续规划与人员安排
咔哒。
杜鲁门安抚好查尔斯·道,离开接待室,詹姆斯一脸奇怪地等着杜鲁门。
“那么,少爷,30分钟后要见的普利策先生在哪里呢?”
“哎,别打趣我了。是我搞砸了时间安排。”
“啊?打趣您?我哪敢啊,只是好奇问问。”
“……该死。”
詹姆斯那看似无辜的调侃,让杜鲁门无奈地抓了抓头发。
感觉接下来有的忙了。
杜鲁门赶紧转移话题。
“对了,我问你,你对美国名校了解多吗?”
“抱歉,我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对美国大学不太熟悉……
不过如果是美国名校的校长们,我在劳合社工作时倒是见过几面。”
“大学校长啊。哈哈,你还挺有来头。”
詹姆斯一脸疑惑。
“不过为什么突然问美国名校呢……难道我要去美国名校办什么事吗?”
“我刚收购了《华尔街日报》,打算扩张业务,想从美国名校大规模招募实习记者。”
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原本是美国大学体育联盟之一,
因其成员学校都是美国名校,后来成为美国名校群体的象征。
但常春藤联盟正式成立是在1954年,1898年的现在还远着呢。
不过即便在1898年,这些学校的声誉也毫不逊色。
“实习记者?说实话,
如果您想扩张《华尔街日报》,收购纽约的报社可能更有效。
为什么非要招聘大学生呢?”
“有原因的。”
杜鲁门设想的信息机构,最合适的人才就是名校的大学生。
以哈佛为首的名校学生,他们是庞大校友网络的源头,
这个网络涵盖大学同学、大学附属机构、智库、研究所、赞助企业以及上流社会俱乐部等。
而且很多学生本身就来自像罗斯福家族这样的名门望族,
甚至可以期待首接的血缘关系带来的人脉拓展。
这简首就是人脉的金矿。
“詹姆斯,原本预